在這里,我們列舉了在固體廢物領域里,中國和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的若干問題。其中有很多題目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全球性問題;不少國家中被列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課題,而且制定了相關研究的路線圖,也有面對能源危機和資源危機而確定的前沿科技研發項目。它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特性,并通過這些項目逐步改變以經濟利益為主的傳統工業經濟社會的結構和人們的消費觀念,力推整個經濟社會健康地步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未來。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 CCC)下的京都議定書確定了清潔發展機制(CDM)。
京都議定書確定的開展CDM項目的十五個領域中,把第13個領域“廢棄物處理處置”。其目的是將大氣中溫室氣體(GHG)濃度穩定在對氣候系統不產生人為危害的水平。
廢物CDM項目開發中受關注的要點
1、 尋找GHG產生源(節能減排);
2、 與廢物的燃料化(廢物再生利用);
3、 對傳統生產工藝的技術改造成或技術更新等;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07年6月)
“國家方案”第四部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和措施——推進生物質能的發展中明確規定:以生物質能發電、沼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液體燃料為重點,大力推進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例如:
1、 建設和改造以秸稈為燃料的發電廠和中小型鍋爐;
2、 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
3、 在規;笄蒺B殖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等建設沼氣工程;
4、 大力推廣沼氣和農業廢棄物氣化技術,把生物質氣體技術作為解決農村和工業廢棄物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
5、 努力發展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液體燃料等;
我國“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把生物質能列入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糞便以及城鄉有機廢物轉化成的能源
該法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將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發展列為科技發展與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優先領域,納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和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并安排資金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技術研究,應用示范和產業化發展,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技術進步…
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中明確規定發展循環經濟促進法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應當遵循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實施、公眾參與的方針。
該法第四章,再利用和資源化中規定了水的重復利用,廢水再生利用、垃圾等地熱值燃料的并網發電,建筑廢物的綜合利用,農業和技術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電子廢物的拆解或者再利用。
美國加州工業大學的格拉布斯(Robert H. Grubbs)、麻省理工大學的施羅克(Richard R . Schrock)和發過石油研究所的肖斑(Yves chavin)等3人因在藥品、塑料等化合物的制造、生產方面發明了不排出廢物,而且更高新地制造出藥物、塑料等的新有機合成方法,于200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們實現了美國化學會所屬的“綠色化學”研究所提出的一個基本原理,即拿出很多成本處理已經產生的廢物,不如事先防止廢物產生。這就是綠色化學技術,F在世界上絕大多數有毒有害物質來自于化學工業。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消除我們身邊的有毒有害廢物,綠色化學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建設污泥資源化利用和處置設施等相關條款
在這里我們列舉出廢物的燃料化和資源化的幾個典型示例:
1、 第二代生物質燃料的研發;
利用非金屬生物質,如:纖維素等來生產可作為燃料使用的生物乙醇;
2、 利用工業廢物吸收并固定CO2,實現CO2減排技術法的原理是利用工業廢棄物與CO2起反應而生成穩定的碳酸鹽,以達到吸收并固定CO2的目的。其典型的例子是在氧化鋁出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堿性赤泥(red mud )與從燃煤火力發電廠排放出來的CO2(呈弱酸性)起反應,形成碳酸鹽。這個方法可以解決在生產過程(電解過程)中需要消耗巨大電能而排放出來的巨大CO2排放量問題。
3、 有機性廢物燃料化工程(WTE工程)現在很多種有機性廢物完全可以實現燃料化即WTO工程.
A、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
B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氣發電;
B2、利用生活垃圾填埋氣直接進行催化氧化法合成甲醇工程;
B3、利用生活垃圾制造成型燃料回收熱能或發電;
C、利用規;蚣s化畜禽糞便回收厭氧發酵法回收能源,目前國內已有對雞糞便、豬糞便實現WTE工程實例;
D、造紙黑液經脫水干化,實現蒸汽回收或者焚燒發電;
E、市政污水污泥經脫水干化和焚燒發電工程或者制磚、替代粘土磚;亦可制成堆肥,作為土壤改良劑或者營養土;